新竹市的元宵節,不管週末或上班日,總是煙花爆竹聲不斷,非常熱鬧。

遠遠的,從我位在邊郊的宿舍,就聽得到、看得到,也彷彿聞得到飄散過來的煙硝味。是有點遠,但還是感受得到,呵。

通常在元宵的前一兩天,開始有放鞭炮的陣仗,然後還沒完,要漸漸在元宵的後一兩天,才餘韻未了地劃下句點。當然,元宵當天是高潮。這樣看來,整個爆竹,約莫鬧了一週,有前奏、有主歌、有終曲,漸漸上揚又拖了個嬝嬝尾巴,好不依戀。

以這次元宵(2/12)來說,上星期五(2/10)晚上開始鞭炮聲不斷,星期六(2/11)傍晚又是一陣陣霹哩啪啦不絕於耳,更勝前一日,節慶感加強中晚上想必很熱鬧吧!?可惜要回家去,看不到。昨天星期二(2/14),晚上九點半,又聽到窗外隆隆爆破聲,咻咻咻的,震撼,趕緊放下手邊的事,推窗一看,啊!好多好多的火花燃亮了夜空!一朵又一朵!朝十點鐘方向望去,大廈背後繚繞白色煙霧,直從地面往上竄升,橘紅色火光隱隱,市區想必很熱鬧吧!?後來索性不關窗了,聽到「碰!」,只消抬起頭,就看見一框的璀璨,多麼幸福。

對煙花爆竹,有種莫名的喜愛,喜歡那種熱鬧、華麗、和轉瞬間消失在夜空的悵惘,就是逼你要在那一刻好好的捕捉、駐足與欣賞,遲了,只剩下無邊的黑暗。煙花,令人掉入日劇或漫畫小說中的浪漫,許多象徵性的重要關鍵都以煙花為場景;爆竹,是中國特有的喜氣與歡鬧,沒有爆竹,不算過年。對我來說,兩者相得益彰,缺一不可。

雖然說是喜歡,但其實非常害怕那種爆裂的感覺,以及火焰的危險,不太敢靠近。更擔心到處亂竄的沖天炮,會不會一飛衝到我頭上,總要心驚膽顫地左躲右閃。翌日早晨又厭煩起到處殘留的凌亂細竹枝。所有的歡鬧與享樂,到頭來都是一場矛盾。有美麗,就有醜陋相伴。

也不見得會去市區湊熱鬧,看當天晚上情況。去了,親身體驗火堆中的熱烈,與人群的簇擁,最是精采。不去,靠在窗邊遙望遠方花火,也別有一番況味。

有一年,同學騎機車載我,大街小巷燃放的爆竹就在腳邊炸開,兩人邊縮腳,邊驚嚇得騎車到處亂竄,竄過來是火,竄過去也是火,金星閃閃,瘋狂也似,趕緊效法野戰部隊逃命去。也擠過東門城迎曦的煙火秀,彼時城牆上坐滿了人,綠光影影,人如流水般滿溢了出來,一圈圈往外擴散,緊緊相偎的漣漪,然後,隨著升空的一樹樹火花,同聲讚嘆,也有人說今年不如以往漂亮之類的話,還是小孩天真,同他媽媽說「星星像雨一樣掉下來了!」,這對母子,對白很童話。城隍廟前的馬路也給畫成了人行專用道,遊客大搖大擺走來走去吃東西,路頭堆疊一硌硌炮台和散落一地的紅碎紙屑,各式爆竹一飛沖天,是個大型發射站。

今年,前幾天,部門聚會吃春酒,散會後去護城河畔的誠品晃晃,發覺沿著河岸步道妝點了一圈寶藍色的小燈泡,夜色中一閃一閃的,煞是好看。我忽然想起,春天到了,說不準哪一天的白日,會突然驚艷木棉花已盛開滿樹,再也許,會被掉落的木棉花砸中。

新竹市,不大,還保有小城鎮的樸拙與溫馨,讓人覺得舒服。市中心區,以東門城圓環為支點,四方發散的街弄,即使不知道路名、沒有地圖,要迷路,也不容易。

至今我還是弄不懂一些主要馬路的交叉關係,但沒有關係,只要繞來繞去,繞不了一會兒,總會找到。尋找的過程中,沒什麼焦慮,反有一種遊戲般的樂趣。橫豎,路就那幾條,遂安心起來。

回宿舍後,找出吉本芭娜娜「白河夜船」,翻到結局處~煙花與烤鰻魚,那茫茫嗜睡黑夜中的明亮光點,如同窗外爆燃的巨響,一起回到了我心中。

這,就是我所喜歡的新竹。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瓶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