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著中秋假期,陽光明媚,來趟左岸之旅吧
左岸 ~ 考古博物館,自在騎單車,淡水臥夕暮 ~ 都在跟你招手
午后,光影不住地遊戲,卻也酷酷地,劃出一格格的規矩
破碎、重組、新生
回溯過往的時光
賦予現代的想像
建物是船,且拋出錨,泊在這片綠草坡上
停航
為什麼叫十三行?
自己看蛤~
入館後,剛好有玩偶團的演出,我們便去湊一腳。造型可愛、對白逗趣的布偶(兄妹檔及鄰人),讓人回到十三行人的日常生活中,非常適合小朋友觀賞。基本上他們的生活跟八里的海邊脫離不了關係~捕魚、作甕...。那海灘上的生活,不禁令人聯想館外寬闊的遺址公園草坪,從前可是一片沙,也與館內360度模擬室的一日生活展演(從日出到黃昏~燈光會移轉聚焦~捕魚.煉鐵.製陶.社交...)相互呼應,只不過一個是Q版,一個是正經版。
穿越時光隧道
回到1800 ~ 500 年前
抬頭仰望的人
是否企圖從沉積層中
解讀過往年代的密碼
傾斜的牆壁 清水模的素樸牆面 自然光直洩而下 遺址地上重返十三行
各種想像與推測
地球會如何滅絕
什麼是壓垮地球/人類的最後一根稻草/千鈞
9.大瘟疫? 6.溫室效應導致氣候改變?
7.巨大隕石撞擊? 5.火山大爆發?
各種災難說
"黑洞"吞噬地球? 染色體末端變短? 核戰摧毀文明?
主題展覽
黃 / 紅 / 藍
紅色部分(第十三個線索)是摸寶箱(摸箱子裡的東西猜測古物模樣/觸覺)
藍色部分(原來台北是個湖)一如展名,台北盆地原來是個湖
傾斜17度角的量體
隱喻歷史事實之不復還原
紅色的陶土
左一左二出土時為碎片,白色是後人補上的部分
右邊的"圈點紋陶瓶" 有圈印、櫛點,紋路細緻小巧
1. "人面陶罐"是鎮館之寶:(人面造型,宗教用途)
微凸的眉脊、狹長的雙眼、微張的嘴角、再配上臉頰旁立起的雙耳
2. 土方及蠟像重現當年考古現場
3. 重返十三行:(經過約50年的奮鬥)
民國46年 ~ 發現遺址
民國79年 ~ 搶救遺址
民國92年 ~ 博物館開館
喜歡這樣的花紋跟顏色
(館內可照相,但勿打閃光)
高聳狹長的雙面牆
指向觀音山上的大坌坑遺址
行走其中 成為一線天
時光空橋
位在高處的塔頂
透明的強化玻璃地板
穿裙者勿上
站在上面 低頭看地上的時空指標
彷彿穿越光年
大坌坑文化 (8000年前) → 圓山文化 (4000年前) → 十三行文化 (1500年前)
PS. 十三行1800年前還是史前文化(無文字),對照世界史算不算落後了:p
「台灣目前發現最早的史前文化是「長濱文化」,距今約50,000年到15,000年前,屬舊石器時代晚期。距今約10,000年至4,000年的「大坌坑文化」是台灣新石器時代的開始。距今約4,500年到 3,500年前的「芝山岩文化」、「圓山文化」、「牛罵頭文化」是新石器時代中期的文化代表。距今約3,500年到2,000年前的「卑南文化」則是新石器時代晚期的遺址代表。距今約1,800年至800年前的「十三行文化」則是金屬器時代的重要遺址代表。近百年來,台灣出土的考古遺址,遍佈全島,約有千餘處,可見台灣到處都有先民的遺跡。」
素淨的牆面
透天的光影
通向空無的階梯
怎麼覺得有安藤忠雄的味道
簡樸 自然 與 回歸
通天塔
向上 盤旋 迴昇
掛在空中的階梯
我很喜歡這種怪異的感覺
想起有個畫家的圖(名子不知,誠品有繪本)
畫的都是3D的詭異古怪的樓梯
通來通去 走迷宮似的 離奇夢境
奇妙的是現實情況中的立體空間不可能存在也走不通的階梯
在裡面或掛或弔或正或反
就是走得通
神奇的空間 邏輯 與 視角
天光自在灑落
光影映在牆上
成了一幅幾何畫
善用自然採光與自然通風
是現代建築很重要的一面
通向一線天(時光走廊)的戶外走道
仍是傾斜的
時光走廊
又直又窄
穿越時空
回到大坌坑的時代吧
還是回到現代?
走這高牆是一定要的啦
來體會壓迫與希望交加
不走這一道
不算來過
就是這樣的感覺
鯨背沙丘
黃昏是乘涼的好所在
登高望遠
又像海的波浪
斜塔上往左可看到台北港
往右(即透明玻璃台)是時光空橋的延伸
可遠眺觀音山風景
素牆披上彩衣
假日遊人三兩
另一面
有力的尖角伸向天際
當年破壞的元兇 - 污水處理廠的巨蛋酒甕
如今披上十三行圖騰
是請罪是示好?
不管怎樣
彩繪成這樣
非常醒目
往甲板上
往海浪的高處
前進吧
傾斜不正的八角塔
影射遺跡遭受破壞
無法還原的遺憾
大船駛向何方?
又泊於何方?
樓梯通往入口
通往考古的世界
這樣看來
像一艘船
也像鯨魚
更像鯨魚
也更像浪頭
忽然覺得站在上面很好玩:p
人好小
偷偷說一下,那天騎腳踏車的人超~超~超~超~多
騎腳踏車前先補充一下能量
以免待會兒騎不動
小吃攤的位置在照上面兩張鯨背的地方
(我是坐著等吃的時候拍的)
有竹棚之類的路邊攤
東西都蠻好吃的
下次會再去
貢丸湯 ~ 貢丸大又Q+魚丸包餡也不錯
豬血湯 ~ 韭菜末+沙茶的濃香,讚!又續點一碗
臭豆腐、炸粿也不差
《欲知詳情》
十三行博物館 【官網】
http://www.sshm.tpc.gov.tw/jcontent/index.asp#
用筆帶您走一遍 【Jasmine】
(沒去過的人看完這篇等於走了一遍)
http://life.iamcool.net/tw/content_01.php?subject_ID=603&page=5&tpl=
十三行博物館 【郭長成老師網頁】
(有超詳盡的圖文解說,含污水處理廠的糾葛)
http://www.ttvs.cy.edu.tw/kcc/929pei/a1.htm
來去台北/發現左岸/十三行遺址博物館 看千年傳奇
http://www.ettoday.com/2003/06/24/11050-1462910.htm
http://www.ettoday.com/2003/06/24/11050-1462909.htm
《建築導覽》
ETtoday旅遊玩家
(整篇都要看)
http://www.ettoday.com/2004/03/07/11050-1596286.htm
CTIN旅遊導覽
http://travel.network.com.tw/tourguide/point/showpage/1158.html
十三行博物館其建築的設計理念來自於考古發掘及先民乘船渡海來台的意念。全館藉由三組不同型態的建築群,分別表達山與海、過去與現在的意象;鋼構建築象徵『海』,所有的結構軸線以放射狀指向『海洋』;斜緩的屋頂象徵過去十三行人生存環境中的沙丘戶海中凸起的鯨背,三層樓的清水混凝土建築,象徵『山』型,量體簡單素淨,側邊的兩道高牆直指觀音山上的大坌坑遺址,隱含十三行與大坌坑兩文化的時間連結。
城市旅行 Trip Writer
http://tripwriter.blogspot.com/2005/08/hang.html
十三行博物館除了保存了史前歷史的紀錄之外,博物館本身的建築設計也是相當特別,可以大致分成三大部分,建築主體象徵「海洋」,所有的結構軸線均以放射狀指向大海,全館凹陷於地下1.5公尺,要進入博物館前,需經過向下斜伸的斜坡,象徵走入考古學家發掘的地下寶庫。而入館之後,參觀完一樓後,再蜿蜒而上,即進入開闊的展示環境。水泥建築部分象徵「山形」,側邊的兩道高牆直指觀音山麓。山與海的交會處,是一座連結過去與現在、代表「時間軸」的斜倒八角塔。
十三行博物館
電 話:(02)2619-1313
地 址:台北縣八里鄉博物館路200號
網 址:www.sshm.tpc.gov.tw
開放時間:每週一休館
門 票:新台幣100元
十三行博物館
挖土機下搶救來的史前寶藏
作者﹕蔡軒瑋 (大紀元)
走入十三行博物館,仿如走進幽暗神秘的古墓穴。沿著緩緩下降的坡道左轉,才驚喜地看見博物館入口,進了博物館,一種別有洞天的感覺油然而生。沒有富麗宏偉的正門,沒有誇張浮華的設計,建築師用他的巧思,引領我們重回考古現場。
拾級而上到了第二層,回首一望,十三行遺跡考古發掘的現場赫然重現眼前,考古學家俯首工作的身影以及現場凌亂的腳印,栩栩如生;往前走則看見巨大的挖土機及禁止盜採的標誌,為我們娓娓道來搶救十三行的歷史。
戲劇性的發現
十三行遺址的重現,彷彿一開始就是充滿戲劇性與驚奇。民國44年,空軍飛行官潘克永在一次飛行任務當中,經過觀音山的上空,赫然發現羅盤有受磁力干擾的異常現象,機敏的他猜測,地下可能埋有大量鐵礦,才使得羅盤受到干擾。為了解開這個謎團,他到現場察看,發現當地有疑似鐵礦的黑褐色「鐵石」。
為了開發可能存在的鐵礦,潘克永找上了在台灣大學任教的地質專家林朝渠教授以及中美鑽探公司工程師黃瀛東。民國46年,林朝渠與黃瀛東陪同潘克永一同前往台北縣八里鎮頂罟村勘查,以他的專業知識一眼就看得出來這些黑色鐵石並非鐵礦,而是俗稱「鐵屎石」的煉鐵殘渣。然而,根據史料記載,八里當地並沒有煉鐵的紀錄。沿著當地小路走到後來發現的十三行聚落,卻發現遍地鐵渣、貝塚、陶片,林朝渠高興地笑了,沒想到「鐵礦」沒有找著,竟找到台灣唯一鐵器文化的史前遺址。
挖土機下的搶救
民國78年,就在考古學家石璋如、劉斌雄、臧振華、劉益昌等多位考古學家在八里進行考古發掘的同時,卻傳來當時台灣省住都局計畫在十三行遺址上興建八里污水處理廠的消息,污水處理廠的廠址幾乎與遺址重合。為了拯救台灣珍貴的史前遺址,考古學家四處奔走,呼籲各界重視,當時獲得社會大眾熱烈迴響,爆發台灣史上第一次文化保存與工程建設之間的衝突。
然而污水處理廠的興建工作並沒有停止。中研院的臧振華和劉益昌教授於是帶領學生在工程動工的同時在夾縫中進行文物的挖掘和搶救。多年後雖被列為二級古蹟,民國81年經行政院指定台北縣政府籌設文物陳列館,但遺憾已經造成。六萬平方公尺的遺址範圍,當年只搶救七百平方公尺,現今原址僅保留三千平方公尺,其餘均被嚴重破壞。主持搶救遺址文物的臧振華與劉益昌教授,在博物館開幕當天重回現場,形容這是「建立在當初的一個錯誤的博物館」,並希望政府記取教訓,也期待博物館發揮教育、娛樂及休憩的功能,彌補當初的遺憾。
謎樣的十三行人
一千多年前,淡水河南岸,有個小小的部落。沒有人知道它的名字,也不知道這裡住的是甚麼人。據今五百年前,這個未知族群謎樣地消失在歷史的煙塵中。至於「十三行遺址」命名由來,則是根據考古慣例:史前遺址的命名都用發現地的最小地名。遺址所在地台北縣八里鄉頂罟村有個別名叫「十三行村」,於是以村名命名為「十三行遺址」。至於頂罟村別名的由來則有不同的說法,一說是因為清朝時,這裡曾為重要商港,有多達十三行郊(商家)在此經商,所以將此處稱為「十三行」。可是,也有學者認為「十三行」可能來自原住民語言的音譯,為原住民稱呼該地之名稱。
十三行人開始在此生活的時代約為西元前1800年到1500年前,遺址最重要的發現是煉鐵作坊的出土。地上發現的柱洞痕跡,則暗示了他們建屋的方式為東南亞較常見的干欄式建築。當地出土的陶器、陶片顏色偏紅,與台灣出土的其他文化中的陶器有明顯差異。其中最引人注目的「鎮館之寶」,為人面陶罐,在口緣、足部的表面均勻散佈圈印、櫛點等裝飾圖樣,在陶罐腹部則為生動的人面造型:微凸的眉脊、狹長的雙眼、微張的嘴角、再配上臉頰旁立起的雙耳。人面陶罐為墓葬出土文物,據學者推測可能為宗教用途。
留有大量證據的,還有墓葬的方式,十三行人為屈葬(大量出土的人骨姿勢為屈肢或半屈肢),都是背向觀音山,面向台灣海峽而葬。十三行遺址出土許多珠飾、青銅器及中國漢代至唐代的銅錢,還有台灣其他地區出土的陶器,顯示十三行人不但與島內他族群交通頻繁,也與中國、南洋一代的族群來往密切。與台灣原住民一樣,十三行人也屬於南島語族。考古學家推測,他們可能與平埔族中的凱達格蘭族關係最為密切。
十三行博物館的內部構造,全部傾斜十七度,象徵遺址曾經遭受破壞。
觀景台「鯨背沙丘」的靈感是來源於十三行人生活隨時可見的海中凸起的鯨背。
十三行博物館處處可見巧思及用心,想來一段豐富有趣的知性之旅嗎?來一趟八里吧! (本文取自大紀元)
有陽光的時候
來趟左岸之旅吧:)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