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來眷村,一定要看看水井、看看紅磚牆、吃吃米干... ( ←文自: 眷村窄巷. 台灣龍岡眷村)
忠貞市場,位在桃園縣中壢市的龍岡地區,是近兩三年來我和我媽最喜歡逛的地方.
不過,令人遺憾的是,前不久突然發現忠貞里的眷村被拆了,人去樓空,徒留磚瓦碎片. 依附這個眷村而生的忠貞市場,大半攤販也不見了,只剩下部分店家尚在營業. 現在寫的是我去大陸前的情況,我很怕這次再去,連僅存的店都遷走了,這樣我就吃不到那些雲泰滇緬的美味小吃了.
所以應該要好好地紀錄忠貞市場,因為這個市場很特別,至少是我逛過的市場中具有特殊風情的一座.
雖然說我家離忠貞市場不算太遠,但是我們一直不知道有這個市場的存在. 直到我弟的攝影社同學要拍一個與雲南有關的專題,向我們打聽忠貞市場在哪裡,我們都還呆頭呆腦莫宰羊. 我弟跑到中壢附近去打聽,竟然也沒人知道. 於是只能說: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 最後是他倆騎著機車逛來逛去,才終於給找到.
其實並不難找,就在龍岡圓環的一條叉路直走,過軍營後不遠處. 此地街頭巷尾林立著大大小小的雲南料理店,可說是<雲南"數"條街>. 說起雲南料理,你會想到什麼? 雲南大薄片. 阿美米干. 豌豆粉. 過橋米線. 汽鍋雞. 乳扇. 破酥包. 粑耙絲....? 忠貞市場能帶給你的比這更多.
循著巷弄一路逛下去,一些媽媽桑外省婆在賣各種瓶瓶罐罐.自製小菜. 全是我不曾見過的玩意. 瓶罐裡確定裝的是醬料或醃漬菜,可是怎麼光辣椒就這麼多種啊? 那些綠綠的黏黏的又是什麼? 這些東西怎麼個吃法?
三不五步有人在賣泰國香料.根莖葉食材.泰式涼拌酸木瓜,之前有一個很有名的泰國阿婆,不過她回泰國去了. 也有幾個不知是台灣人還是緬甸人,在賣一些奇奇怪怪的糕點,就看你有沒有勇氣去嘗試.
這裡的店家或攤販,都予人一種local的感覺,是當地居民自己的圈子,以自己的手藝開的店或賣的東西,因此口味道地. 便是雲泰滇緬風的混合與揉雜,就說<西南一家親>好了.
我甚至看過有個印度人還是中東人,說得一口流利國語,在拍賣異國風的衣服. 後來發現這附近有間清真寺! 而且市場裡有人在賣回教雞. 所以那人可能是伊斯蘭教徒.
說起來這一切全源於眷村居民們的特性,據說他們來自…..
看別人寫的比較快: 桃園縣政府文化局 ~ 眷村文化
偷懶^^"
以下是轉貼~
台灣密度最高的眷村區─龍岡
民國40年李彌將軍部隊自中南半島撤出後,就駐紮於中壢市郊的龍岡一帶。日治時期修建的機場改稱龍岡機場,龍岡因此得名。龍岡附近興建的有早期的忠貞新村、貿易七村、馬祖新村、富台新村,以及台貿十村。後期又續建慈安三村、慈仁四村、慈光十村,龍岡因而成為台灣密度最高的眷村區。
多元文化的代表村─忠貞新村
民國38年,駐守雲南昆明的國軍,且戰且退,剩下第八軍李國輝團和二十六軍羅伯剛團共一千多人,沿著湄公河西岸南下,至中、緬、泰、寮邊界,一度遭遇緬共軍夾殺。由李彌將軍號召組成的「雲南反共救國軍」,反攻回中共的領域,成了當時震驚各界的國際事件,血淚戰史後來由郭衣洞(柏楊)先生以鄧克保為筆名,寫成「異域」一書,留傳青史。
在聯合國的要求下,國府於民國42年及43年將軍隊及眷屬分兩批撤出滇緬地區,撤退人數共有一萬多人。43年秋擇現址建眷舍503戶,分配給部隊眷屬居住,取名忠貞新村,以象徵這些由滇緬轉戰回來軍眷的忠貞精神。由於軍隊與眷屬曾經走過許多國家與地區,帶來了許多不同的飲食文化和生活習慣,加上後期通婚、外勞引進、依親等因素,在「忠貞」我們會看到許多不同的文化,如雲南美食、特殊雲南節慶,就是最好的例子。
來自大江南北的─眷村美食
說到眷村,不能不談的是五彩繽紛的美食。以中壢市來說,中壢在早期可說是北部地區最大禽畜市場的集中地,有個一度盛名遠播的地名「豬埔仔」,便是今天上了年紀人士懷舊趣味話題。中壢當年即已美食雲集,在大批眷村及駐軍相繼進駐週邊地帶之後,引進的大江南北美食匯聚一地,更成了一個美食大都會。例如不起眼的牛肉麵和牛雜,無論店頭、夜市路邊攤,無不各有特色,價廉物美,受到消費者的喜愛。
另一個頗具盛名的美食是雲南小吃。遠自清康熙年間,廣東陸豐即已移入許多客家人,至乾隆年間則有大批廣東嘉應人至平鎮地區開墾,眷村起建後,聚居各省籍人民,雲南美食更加發揚光大。其中忠貞市場、龍南路、龍東路等地,都有不少雲南小吃店。阿美米干、光復小吃、雲南小館都以獨特風味著名,口味道地。雲南菜普遍較酸、辣,稱得上是開胃好菜。
這些從西南邊境.中南半島撤退而來的人,不禁令我想起流落在泰北的孤民,那麼忠貞里的居民算是幸運的了?
更幸運的是他們帶來了西南的美食與生活習性,也讓不是西南的人一起分享了這份獨特.
但,在都市的變遷中,這些終將如叢花般凋零散去.
沒有人將它挽留,沒有人... 這不是很可惜的一件事嗎?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