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印象中汐留有一家有名的拉麵,說老闆得過拉麵比賽冠軍來著
趁此次地利之便,過去嚐嚐吧
在旅館休息一會後,再次走回地下街
很順利地一下子找到
因為...放眼望去,這地下街的商店並不多
往一旁大樓的中庭望去,只有一間店最有人氣
跑過去看賣什麼來著....拉麵,yes!!....就是這家
在門口張望了一會,想著貼出的海報要點哪一碗
老媽被門口的電視機吸引,在看成龍推薦些什麼
我一點也不想聽他說些什麼
遂逕自進門,先在門口投幣機買餐券
嗯...想點梅子雞拉麵,但燈號顯示完售!
問老媽意見後,點了「汐留拉麵」和「汐留燒起司拉麵」
店內人多,我們選臨窗的位子坐下
沒等多久,麵便上桌囉!
日本的飲食店都有一項貼心之處
便是顧客一上門,先遞上一杯甚或一壺的冰開水
像welcome drink一樣,讓旅人的風塵先得到安頓
這家也不例外
一杯冰水之外,一整壺的冰水就在你我的身旁
這個舉措真是救了我,前前後後我不知道灌了幾杯XD
↑窗子望出去,有一間玩具店,櫥窗裡盡是可愛的玩意,但天晚已關門
↑這家的ㄉㄨㄥˋ 飯(蓋飯)還蠻便宜的
在日本衡量物價是否合理的簡單方法:「日幣價格除以10 」= 台灣相同物品的價格
比方說,這碗蓋飯在台灣是380yen/10=NT$38,你買不買?藉此判斷是否物有所值
雖說實際上你要付NT$38的三倍,這三倍是日本物價指數高於台灣的緣故
相同的道理,在中國大陸,則用「人民幣價格乘以10」= 台灣相同物品的價格
比方說,一碗人民幣4元的蘭州拉麵,在台灣賣NT$40,你買不買?覺得合理,就可買
雖說實際上你只要付NT$40除以2.5倍=NT$16,因大陸物價約低於台灣2.5倍
怎麼說到這,好像離題了.....
↑老媽的「汐留燒起司拉麵」
跟我的汐留拉麵基本上差不多,重點在多個白白的乾焦的那坨
我嚐了一口~簡直像燒鹽巴!!很鹹,但隱約有奶酥的焦香味 ~ 燒奶酥
也許這坨要和進湯裡融化一起吃,我不知道
↑我的「汐留(原味)拉麵」,喝一口湯,非常濃郁~ 超濃郁~
叉燒軟腴,蛋也細緻滑口~有如溫泉蛋,麵條緊實有彈性
但要命的是~ 湯頭爆鹹!蛋也鹹!
這應該是我有史以來吃過最濃最鹹的一碗拉麵了吧...破紀錄了
剛開始的1/3,我把它當乾麵吃,安慰自己這樣很夠味
邊吃邊配開水,之後乾脆學老媽~倒入開水,將湯稀釋
起先還好,之後依然越食越鹹,噗~,完食無望
仔細嚐這湯頭,其實滿香的,味道類似台灣的滷肉汁(醬油魯肉)
現在是把滷肉汁當湯喝是吧XD
我想如果把麵換成飯,像我們吃飯澆滷肉汁這樣,應該會好很多
↑拉麵上點綴了很多燒得焦香的油蔥酥,是它的特色
其香味也是一般油蔥酥的加倍
這樣說來,這碗拉麵挺有台灣味的~ 滷肉汁+油蔥酥
(只是台灣的湯麵多為清湯系, 紅燒牛肉麵除外)
之後回台灣,跟同事聊到為何日本食物雖清淡但味偏鹹
不止拉麵,很多沾柴魚醬油味淋的也如此
同事說他們導遊說在冷的地方吃鹹一點可保暖.防止水分散失
如果要吃淡一點,可以跟店家說要台灣口味,這樣便OK
台灣口味?下次我也來試試
↑店頭的海報
上面是老媽的那碗汐留燒起司
-- 豐潤的燒起司的香
↑玩具店門口擺了一台迷你小車
麵包超人超人氣
每個路人都要跟他照一張
↑小朋友一定會很喜歡吧,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