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最近逛大家的窩,讀完文章,有時會想起一些什麼,也許是某個假日的回憶,也許是某刻幽微的情緒,也不好意思在別人家大言不慚盡說自己的事,那就在自己的地盤上撒野好了*^,當作是閱讀網誌的「讀後心得」。因為是自己的觀感,所以非常主觀,請勿見怪蛤~





閱讀:棲蘭 明池 (2)   [ Irene ]
http://blog.xuite.net/riverflow/irene/8389876



讀完這篇,讓我想起以前三不五時會進去晃晃的「大溪蔣公行館」
它位在大溪公園的尾端一角
通常不是刻意過去,而是逛完大溪公園後順道一遊
說起大溪公園,瓶子二三歲時的泛黃照片,就在那拍的
因此對大溪公園有一份特殊感情

相較於大溪公園的老樹+休閒遊憩的人們
蔣公行館顯得幽靜許多,通常沒幾個人
以前那裡也不能喧嘩,要"肅穆",有憲兵之類的眼線
幽暗的公會堂裡放些老照片(有抗戰的甚至日軍屠殺的,不大喜歡進去)
相對的,簡潔俐落的平房和視野獨具的庭院
彷彿訴說著過去的寧靜與風雅

有回我和同學來
院子靜悄悄,角落躲了幾棵蓊鬱的曼陀羅
見到百合一樣的白色喇叭花掛滿枝頭,有些興奮
湊鼻子過去聞
同學見狀制止,說花是不能近聞的
我問為什麼,難道因為曼陀羅全株有毒,可聞一下該不會怎樣
她說會有吸入昆蟲或花粉之虞,書上說不能近聞,要站在一定的距離外
我並不怕昆蟲或花粉,聽著聽著左耳進右耳出,有些漫不經心
過了一個轉角,下意識又湊過去聞,再次被阻止,口氣有點嚴厲
唉,我實在太白目了
後來才漸漸明白
花香是在無預期狀態下,飄來的似有若無,所謂的一抹幽香
如果刻意湊近去聞,反而聞不到什麼

後來我又去了一次
那時蔣家跟國民黨已經勢微
整個行館空蕩蕩杳無人煙,憲兵早就不見了
那些家具陳設彷彿蒙了一層淡淡的灰
就算你跨越紅攔而入也不會有人阻止你
就算你進去坐在老蔣的椅子上也沒人知道
這裡怎會荒廢如此呢?一座被棄守的屋舍

奇怪的是以前沒啥感覺的家具
(正經八百參觀時就像看博物館裡的模擬陳設會打瞌睡)
此刻反而鮮明起來
也許自由可以釋放想像吧
這個空間彷彿會呼吸
像黑白水晶燈突然亮了起來
我開始靜下心端詳這一切
想像前人如何在此生活

黃昏的光線,斜斜地映射進走廊
空無一人,籠罩在溫柔的光影下
我走在裡面,只聽得到自己的腳步聲
一眼可望穿 這 長長的 走廊
廊外青綠的庭院樹木相應
這環境如此閒適自如
心裡不禁想著
即使是現代,地夠大的人家,建這樣的平房,夠舒適的了
還建豪宅作什麼

不久後行館閉館整修
好一陣子大門深鎖


那行館究竟長怎樣呢?

瓦片屋,白灰泥牆
平房內呈L形,一邊是起居空間(客廳、寢室、書房等),一邊是L形長廊
各個空間除有的半相通外,主要靠這條長廊貫穿整體動線
長廊上有窗有門,光線非常之好,又隨時可竄到庭院裡
那門通常打開,除通風佳,我猜也聽得戶外的鳥鳴與溪聲吧
這樣,似乎有了峇里島半開放式的精神
到了夜晚,門一關,又十分安全了

屋裡的家具,以白色方整為主,沒有多餘的曲線與贅飾
客廳有壁爐→也不知亞熱帶的台灣要這作啥?真的可以用嗎
然後蔣夫人的房間(床啊椅啊)、書房(書桌)啊什麼的
稱不上華麗,可安適
有趣的是相對於起居間的寬敞
廚房還放了古早的碗盤,有些擁擠
(唉,主人跟佣人果然不同)
衛浴間不怎麼大
讓人憑空想像一些柴米油鹽的生活事

庭院風景呢,不用說,是特選的一角
眺望大漢溪遼闊的河階地形
不知道蔣介石黃昏站在這裡
會不會有「日暮鄉關何處是, 煙波江上使人愁 」的感慨
覺得大溪也好、角板山也好、還有Irene貼的棲蘭
這三處溪景有點神似,尤其是後兩者
據說因為像老蔣故鄉溪口鎮的緣故

去年底,晃去大溪時,發現它開放了
便進去逛逛

這一逛,實在有幾分驚心動魄
一則以喜,一則以憂
心情複雜,悵然若失

這裡委外經營成「藝文之家」!
變成假日藝術表演和喝咖啡吃簡餐的地方

我可以體會業者的用心認真和親切誠意
裡面的人會笑咪咪地招呼你
門口也有各類活動DM可拿
又有放感性好聽的音樂
可是當看到以前空曠的客廳變成賣林林總總的藝品
以前空曠的寢室/起居間之類的現在家具全被撤空
換上整齊劃一的餐桌椅 一桌又一桌
以前空曠的走廊,窗台邊擺了咖啡桌,牆上掛了畫
→這原沒什麼不好,問題是,走廊放太多東西會阻礙動線也阻礙視線

這一切顯得擁擠
這個空間變了調

或許這裡本來就適合喝下午茶
但原來的基調跟現在仍是有所不同
好佳在的一點是,硬體建築並沒有被破壞
還保留原來的空間,只是陳設被改了

如果是以前沒來過的人
現在來會覺得更好
但如果你以前有來過
會懷疑這樣有比較好嗎

我想在這用餐拍照 可是我沒辦法
這樣做 好像會"刷新"過去的陳舊記憶
等哪天想開了吧
會先去坐在室外喝茶聽音樂
室內還沒辦法

最近這個case,讓我一直在想什麼是好的/適當的文化保存與發展
太安靜了 太原味了 = 沒人 = 沒落
引進管理 變得現代了 又是否失去原味
人潮變多了 跟它原本的調性根本不合
這樣 又要保持原味 又要跟現代生活/藝術有所結合與互動
是否有解?

私心裡,我希望它永遠保持原來的樣貌
安安靜靜的場所 私人的場所
適合來這裡散步 懷想 或 什麼也不做地閒晃一遭
我不需要咖啡 就能接觸到50年代的古早氛圍
一個當時極權統治者(自稱民主實獨裁)外表高雅實則素樸的居所
(地皮豪華,內裝保守)
想著慣於中式生活(保守傳統)的蔣介石偏需要一個西式的宋美齡
大多時候 是不想這些的
只是單純喜愛這中式中帶點日式又英式的屋舍與庭院 簡樸又寂靜
還有遠眺大漢溪的感覺
小時候 那裡聽得到溪水隆隆隆的聲響 有氣勢
雖居高地 如臨溪邊

實際點,我覺得花蓮的松園別館是較好的樣式
它設有咖啡屋 - 設在主建物旁邊的小屋
並未直接滲透進建築本體
要喝咖啡吃點心悠閒一下的人
除在小屋內也可端到庭院前的洋傘下
邊看山下風景 也可賞建築本體
是較為兩全其美的方式

不然時髦點
弄像沙發bar
保留並開放原來的空間
擺設全按原來的樣子
要喝咖啡吃飯或閒坐自找位置去也
看要坐在沙發上或書桌上或小圓凳自便
(坐在床上也行吧?→ 我承認這方法天馬行空,難以管理,且耗損原物)
就像生活在以前的行館一樣活動著
你就是住在裡面的人或是來訪的客人
不賴吧?呵呵

至於在這裡辦展演活動
我樂觀其成
那公會堂現在增加明亮度辦些書畫展也好
畢竟老地方要活用
有助於地方發展
而且要讓業者生財
不然要如何維護如何辦活動


【延伸閱讀】

大溪藝文之家
http://www.dsartvilla.com.tw/

藝文之家園區印象
http://www.dsartvilla.com.tw/area6.htm

桃園縣大溪公會堂及蔣公行館委外案
http://www.tycg.gov.tw/cgi-bin/SM_theme?page=3e7ff601







後記:

 

有些事情,有些感覺,很難述說。特別是週遭長期生活的場景,或從小到大每隔一陣就會去的地方。那幾乎已成為成長印記的一部分,要述說,太龐大,不知從何說起;一些私密的感覺,也很難說得精準。心中很想為它們留下什麼,寫出來後卻變了調,於是在紀錄與不紀錄之間,在獨享與分享之間,永遠是沒有結果的拔河賽。

最後寫出的反是不太常去的景點,甚至一生只去過一次,也就是身為觀光客的時候,跟平常不太相關的地方,有如生命中的吉光片羽或閃亮一瞬的流星。為什麼這樣?反正就是這樣。有點奇怪,不是嗎?

好啦,橫豎就是紀錄ㄇㄟ,別想太多。

大溪蔣公行館(這個名子比藝文之家貼切),對我來說,某方面呈私人狀態(人人都可以進去,但進去後會有私人的感覺)。因此當去年底它沉寂了一陣後重新開放,我懷著期待進去參觀,出來後卻只有滿滿的惆悵。

它變成咖啡館藝文中心,很好,可是舊歲月裡的某些東西,一點一滴無聲無息地死掉了,這豈只是一聲嘆息可以掩蓋。

它變得更好,卻讓我啞口無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瓶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