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
外型恰是「高」字,妙!
完全不是我們有氣質
進去純粹是偶然 (上廁所*^")
沒想到晃了一圈後頗有收穫
蓋了一堆美美的章
又舞了布袋戲!(生平第一次)
實在不虛此行
在我們走完一段愛河,準備招車來去西子灣時
對街(紅色橋對面)出現一座某某館樣貌的公家機構
老爸老媽說他們要進去上廁所
我尾隨在後
慢慢走進一看.....史博館!!
難怪長得有幾分故宮樣 ~ 粉綠版本
心想閒著也是閒著
乾脆趁機進去晃晃
而且神奇的是...不用門票(我沒記錯的話,連10元20元都不用)
一進去
門的旁邊有一堆簡介和紀念章
馬上引發敝人的貪心收集癖
二話不說
印章拿起來
一枚接一枚蓋得不亦樂乎
(我喜歡蓋印章來收集記憶)
印章的紋樣跟這座博物館、高雄地區或展覽的主題有關
字或圖皆細緻精美
像「舊市府的故事」(即本座建築,因前身是市政府)
「城市地圖漫步」 (港都任我遊)
連319鄉鎮微笑章(高雄.鹽埕)也有
林林總總不下八枚之多
既然來到貴寶地了
索性看看展些什麼
結果...布袋戲、228事件、打狗傳奇
雖然沒有時間仔細研究發生在這塊土地上的歷史
也像搭了一趟穿梭高雄古今的列車
得了一點浮光掠影的印象
而且這裡的館員人都好好喔
我愛死這裡了
↑日本殖民時期建築,和洋混合風,廣場還有日式宮燈(石燈籠)
忽有一股時空倒錯的感覺
原來這裡日據時代是高雄市役所(即市政府),光復後是高雄市政府,之後才變成博物館
是台灣「帝冠式」建築的代表 (另一代表是高雄火車站)
日本帝國主義特別囂張的時期(大東亞共榮圈, 以高雄當南進的跳板)蓋的
↑配合某特展,門口擺了一艘蘭嶼達悟族的拼板舟,很漂亮!
船首船尾繪有同心圓組成、狀似太陽光芒向外發射的「船之眼」
博物館的內部
很像台北228和平公園內的省立博物館(今「國立台灣博物館」)
說不太上來,那昏黃的走廊燈光、房間和走道的格局
反正感覺很像就對了
↑精細別緻的小人帽 (布袋戲偶的帽子)
什麼人戴什麼帽,千萬別亂戴啊
員外的帽子、道士的帽子....
這些珠珠串串的冠頂小小的,作工也細,看起來超可愛
就在我猶豫著要不要偷拍一張小冠頂時
發現~安怎,怎麼有人在打狗小劇場上舞布袋戲!?
一旁的義工媽媽(館方人員)還幫忙拍照!
(那我也可以拍囉?嘿嘿...)
我問可不可拍
說可以(但一般原則請勿用閃光燈)
我對著小冠頂拍了一張
館方媽媽過來"關切"我的"成果"
說:「你拍的太小了,這每一頂都很漂亮啊,要一頂一頂照,才清楚~!」(文英阿姨的口吻)
天知道我是大雜匯貪心一族(一張多頂)
受到這番豪爽地指導,一方面一隻烏鴉頭頂飛過,一方面一具暖爐心底升起
↑受到鼓舞的我,繼續拍傳統迷你小劇場
這種小人偶小佈景,跟金光布袋戲比起來,另有一種韻味
↑「打狗布袋戲小劇場」
拍到別人頭上了, sorry
很興奮地發現原來這個劇場是你我都可以粉墨登場的
(是隱形登場才對,登場的是人偶)
你可以在上面掰劇情、舞布袋戲
也可以跟布袋戲合照,館方會幫忙拍照
受到鼓舞的我
決定也要粉墨登台
等一下就來玩這個
要先去門口櫃檯登記借人偶
館方媽媽1 拿出兩個綠色的哈麥二齒!
(這不是標準的搞笑小嘍囉嗎? 哈哈~*^")
媽媽2 立刻說:「哎喲不要給人家這兩個啦,醜咧~」
媽媽1 自己也覺得好笑:「阿不你們等一會,等那兩仙漂亮的回來」
媽媽3 又進倉庫拿出這個那個
媽媽們你一言我一語加入評論:「麥啦~這個跟那個不搭啦」
最後我們拿到她們公認最配的兩角
紅女 + 黃男 :p
↑紅女一枚
↑黃男一枚
我跟老媽高興地登上打狗小劇場
要演什麼呢
兩個女的演情侶太怪
來個急速追趕(太難?)
不然暴力打鬥好了
最後跟我們的布偶合照一鞠躬
呵呵~很難得的登台處女秀
館方媽媽的技術好
拍得很清楚, 不像我手抖糊掉**
↑來到另一館,介紹高雄228事件
原來這裡也是「案發現場」之一
↑228案發現場的逃生門
↑右上為「台灣民主國」的國旗~ 藍地黃虎旗
左上說明了一個重點,不管是總統唐景崧、副總統丘逢甲、大將軍劉永福
在日軍進犯、無力攻守後,紛紛逃走
也許是孤臣無力可回天的感慨和不得已
橫豎大頭都是可以先逃走的,留在台灣的永遠是小老百姓
↑日據時代的台灣地圖
顯示當時日本統治了朝鮮與台灣
還傀儡了一個(偽)滿州國
↑高雄的海洋時代來臨
船與大港成為城市象徵
↑此館陳列了高雄歷史的來龍去脈
還有玫瑰天主堂、陳家洋樓等重要史跡建築的模型
很大的一個部分,高雄是在日據時代發展起來的
高雄舊稱"打狗" (部落原住民語被漢人音譯)
日本人來了後,又以TAKAU音近日文漢字"高雄"而取代
接著上二樓匆匆一瞥
有畫展
拍了兩張我較喜歡的畫作(也不知道可不可以拍):
↑六和夜市
燈火通明、人潮滾滾的感覺
↑高雄港夕照
血色高雄港
也可說是血液中的一種熱情與揮灑的城市氛圍
走出這個館時
我心底是滿滿的感動
感動於豪不造作的人情味!
如果要我給館方人員打分數
我給他們100分
然後在門口問守衛西子灣怎麼走
守衛先生不僅幫我們叫了計程車
還幫忙開門關門
哇~之專業的
讓人受寵若驚
這種種
在我腦海裡一一浮出對照組
比起日本超好的服務態度
(好到一個近似虛假的地步)
台北故宮的冷調專業
上海東方明珠的冷漠機器人
這裡無疑更為人性化
我想
高雄已經以自己的方式
做好了準備
【延伸閱讀 ~ 興亞帝冠式建築】
欲知詳情,請看別人寫的: 除了外觀上的雄偉壯觀,由於高雄站是要做為當時新高雄市的中心,因此在火車站外保留了一大片的廣場(現在的停車場、台汽、公車客運站),配合正面興建的高雄市最寬廣馬路—昭和通(現在的中山路,為紀念昭和天皇而命名),以及東西向的高風路(今建國路),突顯其開闊雄偉的景象,尤其當時火車站四周都是稻田,樓高三層的火車站從遠處就可看見,是當時高雄市的地標,再加上新市區陸續開闢的大馬路八德路、七賢路、六合路、大圓環、中正路等棋盤式道路,高雄市成為台灣最具規劃性的新都市,影響一直至今,也令人佩服當年籌劃者的宏觀眼光。 規劃固然令人讚嘆,但當年高雄市的所有設計,都是配合發動大戰的日本政府「南進」政策,因此高雄車站的建築,不但有象徵高雄市出入口的雄偉壯觀,還有當時大戰後期,張揚日本愛國主義的帝冠式建築,這也是台灣其他車站所看不到的一大特點。 在西部各大車站中,高雄站是日治時代最後一個完成的車站,因此有許多其他車站所無法比擬的特色。日治初期所興建的火車站,多半是以歐洲式樣為主,如新竹車站的巴洛克風格、台中的自由派、台南的近世式,但到了高雄站,為了彰顯日本發動大東亞戰爭的民族自信心,其在外觀上,特別採用與日本傳統大寺廟,或貴族家庭專用的「唐博風」式屋頂;但其內部,為了運送旅客的方便,仍然採用西方式的挑高大堂,這種具有軍國主義的「和洋混合」式建築,被稱為「興亞帝冠式」建築,在台灣,這種建築就以當時日本計畫的「南進」大本營—高雄市保存最多,代表性建築當屬高雄火車站及高雄舊市政府(現歷史博物館)。
● 愛河下游的故事
http://www.wetland.org.tw/subject/water/water_3_1/05story/down_05.htm
1938年隨著鹽埕區的填築完成,遷高雄市役所於中正橋畔的高雄歷史博物館。市役所是日人大野赤次郎設計,受日本軍國主義高漲的影響,建築風格屬「帝冠式」,外型為一「高」字,是台灣現存帝冠式建築最完整的建物。
市役所的屋頂瓦片顏色為綠色,具欺敵效果,使得二次大戰期間免於遭受美軍的轟炸,建築外觀安然無恙。光復後,政府接收作為高雄市政府辦公大樓,主導著高雄市的發展。
帝冠式建築
通常兼具日本大傳統的屋頂及西方古典建築的屋身與語彙特徵。如日本式四角攢尖頂、頂尖寶瓶、屋簷鋼筋水泥的仿木構架的斗拱等均為日本古典建築常見的特徵。又如室內門廳的柱子是木構架與西方柱式的混生體,柱頭是木構造之雀替構件與西方建築的葉飾組合,這些都是帝冠式建築的風格。光復後由陳聿波所設計,建於愛河畔的台灣銀行高雄分行之外觀雖為中國北方宮殿式的三層樓建築,但仍可看到受高雄市役所之建築風格影響的痕跡。
● 流浪教師的南方歷史館
http://blog.yam.com/wyufong/article/6314547
帝冠式建築的典範:高雄火車站歷史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