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篇難產XD,要是生不出來,以後的便生也生不出來了....奇怪,我為什麼一定要照順序寫勒?真是奇怪的堅持


吃完拉麵(這碗拉麵也吃太久了),來去空中徑路消消食。

空中徑路(sky way)位在京都車站10樓(和拉麵小路同一層),是橫亙車站大廳上方、跨越左右兩翼的一座空橋。猶記多年前的賞楓之旅,一樣在夜晚,不意間踏入,像進入一座秘密甬道,黑暗中的燈光好似星光,引人向前移動;銀色的鋼構,似銀河般具有太空感。我驚訝於它狹長、懸空的視野,開心於來到異次元空間!?心想這真是個看夜景的好地方。就算透著玻璃看不清,至少也可以幻想這是銀河鐵道。空中徑路亦適於秘戀的情人,安靜的氛圍,心情那樣幽微卻閃亮。

多年後的夏天,我和老媽再度拜訪這位低調的老朋友,企圖尋找初次的新鮮感。想京都車站建立之時,招致很多守舊派的反對(見壽岳章子的千年繁華三部曲),我也從不認為京都車站、京都塔和京都有搭,曾幾何時,這裡竟也成了人們的回憶之所。多少旅客的進進出出,多少家人朋友的聚合在此上演,不意竟對它產生別樣情感了。

如果說寶屋拉麵是上回與同事京都之旅的回味,那空中徑路便是上上回和老媽京都之旅的洄游。

基本上,京都車站現代、京都塔突兀,和古意的京都怎會搭,但時光是神奇的魔術師,再怎麼格格不入的建築, 最終也會成為城市的一部分, 甚至地標。一如巴黎的愛菲爾鐵塔和羅浮宮的金字塔。非常之矛盾,卻已成事實。建築之不可逆、建築之不能亂蓋、建築之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建築之隨著人的需求進化...,乃建築遲早會成為人生活/觀光的一部分。

說空中徑路是窩在車站上方的一隻貓並不為過。一來貓喜歡窩在高處睡覺,享有隱私;二來貓喜歡窩在高處窺看,向下偵查/洞悉全局,又身在局外,保持距離;三來貓神秘、優雅、幽暗而靈巧。空中徑路也有幾分這樣的特質。



接近晚上閉館時間,走廊上人行稀少,非常靜謐,非常神秘,不會恐怖,因為有警衛一前一後壓陣,這三三兩兩的人群、情侶或各佔一角或依序前進,適得其所的體驗這寧靜的京都之夜。



空中走廊的中間有個展望區,標示著京都車站東西左右著名的景點與建築,可惜晚上黑嚕嚕什麼都看不到,只除了京都塔。來跟京都塔say hello吧,京都塔總也像是一位守護京都的門房,盡忠職守地矗立著,跟來訪京都的朋友們道晚安。如此,看到京都塔似也有一種安心,讓我確認我來到京都了。

   

2010是坂本龍馬年,京都各處配合NHK大河劇「龍馬傳」的播出,處處是龍馬展或跟龍馬有關的遺跡;空中徑路也正展出「幕末人物傳」。可見龍馬大受歡迎。

後來我誤打誤撞「爬」到護國神社,還以為那是「高台」寺(誤)。那時根本不知道護國神社跟坂本龍馬有關,更正確地說我並不知道坂本龍馬是誰,只知道他很有名

說來可笑也慚愧,我並非歷女,但老是遇到跟大河劇有關的人物史蹟,簡直暴殄天物。2008年到米澤時,處處是「愛」的頭盔標誌,義與愛的「天地人」- 直江兼續及上杉家(2009NHK大河劇)。但是直到現在我還沒去看這些大河劇,更不用說對這些人有進一步的了解。我也就不用不懂裝懂,直接承認不懂,以下是我請自估狗大神,跟我自己的理解,如有錯誤,請多包涵。

 
幕末 = 德川幕府之末期
1853年因美國的黑船叩關事件,打開了日本的鎖國時期
連帶也攪亂了幕府政局的一池深水
尋求改變的浪潮接踵而來
最終武家的政權終了在京都的二条城
二条城是德川家在皇城的權力表徵, 蓋得比京都御所還金碧輝煌
(不過德川家的大本營在江戶, 也就是今之東京)
1867年, 德川家最後一位將軍德川慶喜, 在二条城的二之丸御殿宣布「大政奉還」
開啟了明治天皇的新時代 = 日本現代化的關鍵

 
山口縣 = 江戶時代的「長州藩」, 位在本州的最西邊, 南接九州

長州藩是激進的攘夷派,與外國勢力戰過好幾回,目睹幕府的無能後,率先成為倒幕的一員;從這點來看,長州藩無疑是先驅者。

薩摩藩本是「公武合體」政策(朝廷和幕府結合)的支持者,但在發生了一些國際事件後(薩摩藩本身也遭受外國攻擊),旗下志士產生思想根本上的變化,轉而支持長州藩。

之後,在坂本龍馬等人斡旋下,長州藩(山口縣)和薩摩藩(鹿兒島縣)結成軍事同盟(即「薩長同盟」),成為討幕運動的中心,主張廢除幕府,還政於天皇。在明治天皇掌權後,日本內閣的大多數閣員均出身於長州藩和薩摩藩。

日本之大,為何是出身邊陲的兩藩(長州位在本州最西、薩摩位在九州最南)主導了歷史的走向?乘著時勢浪潮之所趨?

一則日本南方的港口(長崎、下關、鹿兒島等)很早便強力接觸到西方文明的入侵,因此說對抗西方強權也罷(攘夷),擁抱西方文明也罷(開國),臨海的兩藩首先進行藩政改革,增強海防軍事與經濟實力,而成為西南雄藩。開放與具國際觀的南方比之封建保守的江戶幕府,無疑是股創新的動能(從消極攘夷變成開國進取)。

二則離權力中心(江戶)越遠,則和幕府的關係越疏遠;或者反過來說,關係越疏遠其屬地就離江戶越遠(外樣大名)。
 
    
長州藩出了不少名人, 伊藤博文是其一
還以為是柯博文(變形金剛)(誤)

此人看似遙遠, 跟我們沒什麼關係, 實則他是清朝甲午戰敗後於1895年簽立馬關條約(=下關條約, 下關市、下關港即在山口縣=長州藩)的日方代表, 中方代表是李鴻章, 就在這幾人手中, 台灣被出賣, 割讓給日本。
加上朝鮮問題等, 伊藤博文在國內外的評價, 差異很大。

(下關港,簽過日本喪權辱國的條約(日本是受害者);也簽過中國喪權辱國的條約(日本是加害者)。真是矛盾啊,小時候被欺負的人長大後也要欺負人?)

總之這些人↓對日本的現代化是大功臣,28年後(=1895-1867)對亞洲其他國家卻是一大夢魘!
該說日本太有效率、其他國家不長進,還是日本骨子裡真有「菊花與劍」的血液,尤其是「劍」的那個部分?而且多年來死不認錯(對於二戰時所犯下的罪行),造成亞洲多個國家的累累傷痕無法平復。

長州藩出身的名人:(不少人跟日治時期的台灣有淵源)
伊藤博文:日本「明治憲法之父」,首任日本內閣總理大臣,明治維新元老。總理大臣期間日清戰爭(甲午戰爭)勝利,朝鮮獲得獨立。
木戶孝允(桂小五郎):與西鄉隆盛大久保利通並稱為「維新三傑」。 
‧高杉晉作:長州勇士,激進的攘夷派 - 奇兵隊領袖,和外國勢力、幕府爭戰多次。
‧井上馨:和高山晉作合作攻擊幕府軍。
‧山縣有朋:三代、九代總理大臣、日清戰爭時任日本第一軍司令。
乃木希典:日本陸軍上將,台灣總督,參加過日清戰爭,日俄戰爭。被稱為日本陸軍的軍神。明治天皇駕崩後切腹殉死。
兒玉源太郎:日本陸軍大臣,台灣總督。參加過日清戰爭,日俄戰爭。
‧寺內正毅:日本陸軍大臣,日本內閣總理大臣 ,朝鮮總督。 




空中徑路一路掛著展示牌, 充當展覽館, 介紹太多人了, 我們只挑著看, 因為有些人聽也沒聽過:p

 
這個大家應該很熟,鼎鼎大名的篤姬(2008NHK大河劇)
大奧的最高權力者,無血開城的盡力人物

說到篤姬,直接聯想到慈禧太后,兩人的生存年代相當,在那西風東漸的風起雲湧之時
一個救了舊時代兼連接上新時代,一個毀了舊時代同時阻礙新時代的開展
所以說一個女人識不識大體很重要
眼界跟視野是兩回事
有時候形勢比人強卻還要頑強固守舊勢力,不知道是為了個人的權力慾還是為了國家?
(這時候不禁想到,如果那時慈禧放手讓光緒進行改革,也許光景大不相同)

衡諸清朝的維新~不管是洋務運動或戊戌變法
甚至後來孫中山發動革命建立民國、又遭軍閥割據....
一群人屢戰屢敗、屢敗屢戰、坎坎坷坷,國運一直萎靡不振
除了說中國的保守勢力太強大
最主要還在於「有眼界的人很多,有視野的人不多」
所謂視野,坂本龍馬即是有視野之人

 
篤姬本尊

 
篤姬來自薩摩藩(鹿兒島),在養父島津齊彬(薩摩藩主)的政治目的下,嫁入幕府家,但不幸婚後兩年丈夫(德川家定)病死,成了未亡人;她的媳婦~和宮公主(孝明天皇之妹、明治天皇的姑姑)也沒好到哪去,在「公武合體」政策下輿入江戶,雖與丈夫(德川家茂)感情融洽,不幸丈夫未幾年在征伐長州時,病逝於大坂城。兩個未亡人為延續德川家,分別向娘家薩摩藩與京都朝廷遊說與談條件,最終達成江戶無血開城的和平解散,在德川家的存續問題上出力甚多。

這時候只能說: 1. 德川家的和親政策奏效 → 御台所(將軍夫人)出身於敵人之家,亦敵亦友阿,水能覆舟也能載舟,且在關鍵時刻,女人應該不會棄夫家於不顧:p 2. 不過主要還在於,兩個御台所應該看清大勢已去,為了國家發展也好,為了保全夫家香火也好,兩敗俱傷的事還是少作為妙,就以大局為重吧。這不由讓人想到當年豐臣家與德川家決裂時,豐臣秀賴(豐臣秀吉之子)與淀殿(秀賴之母)抵死不從,最後在大坂城即將陷落之際,於城內自殺。和解好還是不和解好?妥協好還是不妥協好?孰為英雄?實無定見。畢竟兩個時代的背景不同。當年德川家康的迫人野心,任誰遭遇也吞不下這口氣;換到倒幕維新時代,大是大非,已不是個人的成王敗寇、權勢之戰可以衡量,而是一個國家面對外來強權壓境時命運的輪盤阿。

如果不是一堆人的識大體(贏的人也好、輸的人也好)(雖說這當中也發生了不少戰爭和各藩間的權謀算計),促成明治維新的成功,說不定日本也會像亞洲其他國家一樣,淪為列強的殖民地吧?然後受人宰制地活著....

 

看起來很兇的樣子,還記得以前歷史課本上也有,同學喜歡惡作劇畫上搞笑鬍鬚,那個時代的天皇們給人的印象幾乎等同於劊子手
孝明天皇的第二皇子~明治天皇,此時終於演變成天皇親政,不再受幕府架空
日本開始有效實施富國強兵政策,於明治二年從京都遷都至東京(舊江戶)
京都(Kyoto)、東京(Tokyo),這兩個字很微妙,互為表裡、互相顛倒,Kyoto反過來唸就是Tokyo
觀諸中國與日本歷代首都的遷移趨勢,似乎都是由內陸往海洋側移動,便於與國際事務接軌
(中國:長安. 洛陽 → 北京) (日本:京都 → 東京)

 
最後的將軍~德川慶喜
德川家的最後一位將軍,在再三思索家族利益與國家大義後
於京都二条城宣布「大政奉還」(但在那之後還有「戊辰戰爭」的續曲)
他大可喧嚷「寧為玉碎,不為瓦全」或「捨我其誰」,但他沒有
在最終時刻,他選擇顧全大局,獻出江戶城 
在這點上,他還算是個人物
末代將軍比起末代皇帝(溥儀),命運算較不坎坷,晚年過得悠閒(攝影.狩獵.下圍棋)

  
大政奉還與王政復古
新時代的幕開,近代日本的基礎

 
高知縣位於日本的位置

高知縣位於四國地方的南部,北部是連綿的險峻高山地帶,南面面對太平洋,有被弓形的海岸線環抱著的土佐灣。
(圖:維基百科)(字:日本國家旅遊局)

非常偏遠的鄉下地方阿(相對於江戶繁華城來說),卻出了不世出的奇人!所以說英雄不怕出身低,也不是,出身偏僻。

出身高知(土佐藩)的奇人: 1. 坂本龍馬  2. 岩崎彌太郎(三菱集團創辦人)。

說來這股革命的浪潮是由南方往北方推進,北方的政權(江戶幕府及親幕的會津藩)反成為保守勢力(但從某個角度看,他們是被陷害了)。

 
小松帶刀~ 薩摩藩的家老
此人名氣雖不大,實則是重要的阻衝人物
與島津久光、大久保利通一起改革藩政

 
西鄉隆盛~ 薩摩藩的武士,維新三傑之一
為人豪爽熱情、重義輕利
是剷除幕府及其餘部勢力的參謀大將,戰功彪炳
明治政府的成立他是一大功臣,但其後在新政府中因「征韓論」(武斷派)與其他人(內治派)意見相左,憤而辭官回鄉
後為保護下級武士利益而與朝廷唱反調,引發「西南戰爭」,最終遭滅
為一浪漫的悲劇性英雄,深受日本人喜愛

西鄉隆盛大久保利通雖同為薩摩人且生存年代相當
但兩人實是不同類型的人
西鄉尚武重情義,大久保則以冷靜的頭腦著稱
一個陣前勇士,一個幕後策士
不過這兩人像命運共同體般(冷靜與熱情之間)
當西鄉死了,大久保也活不了(被武士暗殺)

[延伸閱讀]
西鄉隆盛的歷史性悲劇
西鄉隆盛 - 比電影更戲劇化的<末代武士> @ 銀河戲法

「西鄉隆盛的悲劇在於他雖然贊成日本必須統一在天皇之下,集全國之力才能免於被殖民的命運,但是當其他精英全面西化、擁抱新制度以至於地方軍隊也開始整編入國家以後,他的武士血液卻又讓他躊躇不前,想回頭抓住傳統的武士道精神。」

P.S. 所謂「當其他精英全面西化」,主要在1871年日本派出「岩倉使節團」(大型考察團),自日本橫濱出發,在訪問美國後轉赴歐洲各國遊歷,於1873年返國,歷時二年,旨在探勘見習西洋文化制度。成員為重要大臣~ 岩倉具視、木戶孝允、大久保利通、伊藤博文、山口尚芳等人;西鄉隆盛則擔任留守職,駐守日本,未同其他成員出訪。

  

土佐奇人~ 坂本龍馬
幕末維新志士,為一劃時代的傳奇人物,扭轉了日本歷史的進程
龍馬給後人最深的啟示是以「開闊的胸襟 與 超越的眼光」看待事情
跳脫時代混亂的變局,以前瞻的視野開拓大格局

在幕末多方觀點與勢力傾軋下(攘夷派、開國派、倒幕派、佐幕派...各種排列組合)
龍馬提出的「大政奉還」、「薩長同盟」、「船中八策」
避免日本再次陷入藩閥割據與內戰自耗的僵局
真真切切地將日本推上現代化的進程

龍馬最特別之處在當其他人一股腦沸血熱騰於打倒幕府、沉迷不已時
他已想到....打倒幕府之後呢?是不是又產生另一個幕府?這不是國家之福,也不是打倒幕府的目的
他的思緒已飄到打倒幕府之後的新政府與新制度的籌組佈劃

龍馬小傳 (維基百科):
坂本龍馬(1835~1867)出身土佐藩鄉士(即下級武士),後來兩度脫藩成為維新志士,是促成「薩長同盟」的重要推手之一,後向土佐藩參政後藤象二郎提出的「船中八策」成為日後維新政府的重要指導方針,為日本第一個提出「日本國」概念的歷史人物,他徹底改變了日本的命運,使日本擺脫被掠奪和殖民的後果。

龍馬是許多人最敬佩的歷史人物,在日本人心目中的形象是「不為過去所拘泥,永遠走在時代的前端」。可惜33歲時在京都河原町的近江屋,和志友中岡慎太郎一同遭到暗殺,結束流星般的一生。

(O.S. 對照西鄉隆盛的命運,也許早死使他的傳奇得以完美。但他也勸過西鄉:君子從時。)

[延伸閱讀]
想知道台灣能從坂本龍馬身上學到什麼 →  轉載:幕末‧台灣 ─ 寫在《龍馬傳》播出之前
想知道當時的中國如果怎麼怎麼就不會怎麼怎麼 →  坂本龍馬與明治維新
想知道大河劇龍馬傳的影視消息 →  輕鬆一下!《龍馬傳》今晚在台首播

 
聽過這名字來自於京都有一家名為「幾松」的料亭旅館
結果原來幾松是一名女子~ 木戶孝允(桂小五郎)的妻子
京都藝妓,她之所以有名乃在於她的義氣與冒險犯難的精神
木戶孝允(維新三傑之一)早年為長州藩派駐在京都的外交擔當兼情報蒐集份子
時常得躲避幕府爪牙的追殺
可以說身為志士,不顧被幕府追殺的生命危險而持續在京都活動
幕末的浪人志士喜歡在游郭(溫柔鄉)舉行集會,那裏可以消除緊張的氣氛,而且適於密談(利用茶屋作掩護,聯絡各地志士)
在這種機緣下桂認識了幾松,並幫助幾松落籍(脫離藝妓籍)
(附帶一提,桂的志友高杉晉作也是無酒與藝妓不歡的人,也許藝妓是他們危險志業的支持者與追隨者,也是苦悶的出口 )
(說到長州藩,木戶孝允、高杉晉作、伊藤博文,這三人名字常常連在一起)
後來長州藩在京都越來越難立足,桂於是逃亡
流亡期間,幾松擔任掩護與接濟者,暗中幫助桂收集消息、傳遞訊息與遞飯糰維生
桂與幾松可說是亡命鴛鴦,互為貴人;幾松也是桂的救命恩人
最終有情人終成眷屬,明治維新後兩人正式結為夫妻

 
剛剛一直在講倒幕人士,現在來看看佐幕人士
幕府還是有支持者,而且常被掛上忠誠與鐵血
現在常有人在玩角色扮演時扮演新選組
到底什麼是新選組?
簡言之,是幕府的警察組織
講白點,是幕府的打手兼特務
在京城到處逮捕異議份子或追殺或暗殺
以維持秩序
看樣子好像很壞,但其實他們有自己的理念

 
松平容保,會津藩主,幕末時期擔任「京都守護職」
宿命性的悲劇人物(雖說他也活到59歲,那時候的人算長壽的了,且非戰死)
此人一生被迫主導了兩幕大戲(雖說被迫,也有他個人主觀的成分在內)
一幕場景在京都,一幕場景在會津

第一幕:京都守護
會津藩為德川幕府之親藩(與德川家具有親戚關係之藩國)
松平為德川舊氏(高須松平氏為德川御三家之一尾張家的分支)
說了這麼多(昏),總之此人的出身便注定了某種不幸的包袱背在身上
必須為德川家盡忠職守之類的
更不幸的是,在百般推辭下,他還是被拱上了「京都守護」一職
(長輩搬出會津藩祖家訓(對將軍忠勤,懷異心者非我子孫)的大帽子往他身上扣)
這是個吃力不討好的工作
當時京都政局混亂,天誅黨(激進派)橫行,京都所代司無力控制京都治安
必須找有信望、有軍力可以左右京都朝廷的藩控制京都局面

「為了貫徹家訓最終容保毅然同意了。後來家老西鄉賴母為此勸說容保『在此最難之局就任,猶如抱薪救火,多勞少得』,不過容保還是同意擔任守護職。並且決意視京都為死的場所。」(維基百科)

在不法浪人、有志浪人橫行下,其後松平容保組「新選組」(壬生浪士組),以協助會津藩維持治安的工作。之後,長州藩(過激派)在京都發動「禁門之變」,最後長州大敗,也因此長州藩和會津藩結下不解的樑子。

P.S. 幕府時期的經濟重鎮不是在江戶?為何一大堆人都在京都活動?因為各派勢力爭著捧「天皇」這塊神主牌,也因此京都成為各派勢力的角力所。無論如何,師出都必須有名,而朝廷便是最好使的名義。頗有「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味道。

第二幕:會津戰役
在贊成公武合體的孝明天皇駕崩後,德川幕府以及松平容保的立場徐徐變得不利。原本受孝明天皇信任的會津藩,也突然變成朝廷(明治)的公敵。(有一說這是大久保利通的計謀,徹底剷除幕府勢力,為的是鞏固薩長軍在明治天皇身邊的地位)

最終在德川慶喜悠然地轉身後,會津藩還得繼續替德川背負幕府的原罪。為什麼?因為長州藩不會放過這個死對頭(在京都時結怨已深)。即使跟隨德川慶喜,會津藩也擺出恭順的態度,可是總督府卻提出苛刻的謝罪條件,逼使會津藩以戰火解決,這便是慘烈的會津若松城白虎隊的由來(武士道的壯烈悲歌)。

「最後在會津若松城被圍困情況下力戰一個月,勢衰力竭投降,死傷達三千多人。」(維基百科)

感想:該說這些人忠誠好?還是愚忠?感覺上忠誠到有點愚忠...。嘆~ 精神誠可佩,生命價更高。

P.S. 會津在哪裡?在東北的南部地區。即是最近赫赫有名的福島縣的西部,而福島市位在福島縣的中部,面太平洋的濱通則位在東部。這東部、中部、西部的人的個性與屬性並不相同。在劉黎兒的書中有「福島人」的個性(不言實行)和「會津人」的描繪。會津是自成一格的盆地,自古有自己的一套。

呼~ 講完了新選組和松平容保這兩佐幕份子,還有一個固執的狠角色沒講,就是令不少人討厭的井伊直弼。很難把可愛的彥根城和彥根貓跟這位藩主聯想在一起。井伊直弼當時任幕府大老(實際掌權的人),對外開國,對內興起安政大獄,用殘酷的手法剷除異己,將正反派人士一網打盡,以鞏固幕府威信。很難講他個人的理想是對是錯(也許他的理想跟後來的明治維新有異曲同工之妙),但太極端的手段反而是壓垮幕府的最後一根稻草。井伊直弼最後死於櫻田門之變的暗殺事件中。

 
和宮公主(皇女)~ 之前講過了

關於和宮,有一個淒美動人的故事留存,她和將軍德川家茂感情甚篤,當家茂於征長戰爭中病故於大阪時,家臣轉交了當時她交代丈夫幫她買的京友禪,和宮睹物思人,淚道:「再美麗的織物,沒有你在一起,一切都沒意義了。」

和宮最終返回京都,而篤姬則留在江戶(東京),拒絕回到鹿兒島,在東京繼續守護著德川家後代。對篤姬來說,這是一條一旦踏上了就不會回頭的路,她不違背命運,堅毅地走著。

對照和宮與篤姬這兩位末代夫人的善終,戰國時期的公主們(領主之女或宗親之女)可不一定這麼幸運。她們被當成政治的籌碼,嫁入敵人之家聯姻,然後在慘烈的戰爭中,不是夫家死就是娘家亡,很多時候是夫家死,於是被娘家一嫁再嫁。今年2011NHK大河劇「江~公主們的戰國」,演的大致是這樣的背景,「女人的戰爭就是生存」,這是古代女性的宿命。阿江(二代將軍德川秀忠之妻)還算否極泰來(但她也嫁了三次之多),她的母親阿市(織田信長之妹)就沒這麼幸運,最後於城池被攻陷時,和丈夫雙雙自盡於城內。阿江的女兒千姬,也算命運多舛。而阿江和茶茶(淀)最後由手足變成敵人,淺井三姊妹的命運有點像宋氏三姊妹中的宋美齡與宋慶齡。

總之公主們的命真是不好,不知道那個時代的女性如何能承受這麼巨大的生離死別,娘家和夫家妳選哪一個?!還好我不是生在古代,還好我只是一個小老百姓。

寫得離題了,呼~總算要進入總結,手打得很痠,各位的眼睛大概也看得很痠了

日本維新
「從渴望主宰自身命運到渴望成為世界的主角,在這個島國如同海潮般激蕩起落的現代化過程中,一個不曾改變的命題就是:面對西方世界,進行一場最徹底的超越學習。」(大國崛起 日本篇)

思夷之道以制夷,雖是老掉牙的理論,倒是放諸四海皆準。

 
講得落落長,總算寫完了
現在可以來點輕鬆的
走完空中徑路,看完那堆古人畫像後,來到天梯的盡頭~這銀梯,高好幾層樓
很輕鬆地搭著梯子往下滑

 
底下是一個亮燈的中庭

 
剛參觀的就是幕末人物傳

 
空中徑路始於美食街,終於手塚卡通人物。橫跨京都車站兩側
可以說從京都車站的這一頭(伊勢丹百貨)來到那一頭(手塚治蟲博物館&京都劇院)

 
怪醫黑傑克

 
原子小金剛

 ~
京都劇場~ 有點現代又有點復古

 
即將上演的海報
我怎麼覺得那個帽子很像檸檬片阿?
夏日的檸檬片~ 清涼!

 
晚安,京都塔


龍馬變成一種消費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瓶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